我一直有一个关于抗战剧和片的金标准。
其实不仅限于大佐,当一个戏里有鬼子的女军官(注意,不包括护士、辅助人员),那一定是烂片烂剧。
有人说,不对呀,川岛芳子就是。
还真不是,川岛芳子不是日军的军官,她挂的是伪满安国军的军衔。她是亲王的闺女,是满族人。
那时候的日本军队是旧式军队,军官和士兵的分野极其分明,军官代表着贵族阶级,士兵则是正经的牛马,女性进不了陆士或者江田岛,日本又没有文工团的设置,自然也就当不上军官。
然后就看到了《731》。
女少佐——
那还看什么看!
我把这个判断说出来,就有这部电影的粉丝跑来纠正我:
查了查这个角色的背景。
按照电影的设置,这个角色叫今村加代,是石井四郎搞活体剖腹产剖出来的婴儿,是个中国人,石井四郎把她养大,然后用她再来奴役中国受害者。
这个情节就更鬼扯淡了,鬼子1931年拿下东北,开始建设731,就算那一年就把今村加代剖出来,到1945年日本战败这女孩也才14岁,14岁她就当上了少佐,日本是真的把成年男人都打光了。
军制上的不合理、岁数上的不可能都放在一边,导演放一个这个角色在这,到底要干啥?
就是说明日本人很坏,他们把一个中国女孩子养大,再去毒害中国人。
侵华时候的日本人确实很坏,但那种坏是简单粗暴效率极高的坏,你导演带过孩子没有?你知道把一个剖出来的婴儿养到成年,需要投入多少精力不?鬼子有这种耐心?他们到底是做人体实验啊,还是做慈善事业呢?
你就是偷懒啊,你直接拿一个杨康式的角色过来,认贼作父,心理挣扎都是现成的,这在高考作文都不及格,这叫“套作”。
还有的电影粉就更加荒唐了,他们认为今村加代这个角色,影射了无数的身为中国人给鬼子卖命的汉奸。
这就更诡异了,是今天不能拍存在的汉奸吗?
《地道战》里的汤司令、《地下交通站》里的贾队长、《小兵张嘎》里的胖翻译,都是经典的汉奸形象。
那么多真实存在汉奸你不拍,你怕一个被日本人养大的中国女婴马路大,说她是中国汉奸的代表,这是污蔑受害者,没有这么凑不要脸的了。
无论你们怎么洗。
有女大佐,是抗日剧、片的烂片金标准。
《731》没有颠覆这个标准,把这个标准砸得更瓷实了。
我还不如看看平安县城李云龙和秀芹的对话,看看李德邻在台儿庄指挥若定呢。